首页天天新闻综合排行产品排行榜中榜调查问卷趣味测试地方频道加盟商机排行问答天天搜索
天天新闻综合排行企业人物事件社会经济军事科教人文自然旅游文娱生活特产奢侈黑榜导购质量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天新闻 > 正文
全国23名专家质疑:河南安阳曹操墓蓄意造假
http://www.ttpaihang.com   2010-08-23   扬子晚报


引起学界最大争议的魏武王碑

   
  从安阳曹操墓的发掘之日起,关于曹操墓真伪的议论一直不绝于耳;而学术界也因此分为了“挺曹派”与“反曹派”。安阳曹操墓被评为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后,有关曹操墓真伪的质疑声并未因此消失,8月21日,由“反曹派”主要人物,学者倪方六发起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在苏州召开。全国各地的23位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曹操墓的真实性进行了反驳,最终形成共识:安阳“曹操墓”在发现和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蓄意造假的行为。

  曹操高陵展馆9月开放:门票价格初步确定为60元

  来自河南省安阳曹操高陵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消息,曹操高陵展馆9月份对外开放,门票价格初步确定为60元。同时,曹操高陵出土的文物也由原来的250件增加到400余件。
  为满足游客需要而就地修建的曹操高陵临时展馆,在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后,展厅和环廊建设即将结束施工。据安阳曹操高陵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这处展馆面积787平方米,建成后,将具备游览接待、放映展示等多种功能。”高陵参观环廊规划设计全长291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现在,河南省和安阳市的相关专家已经整理展板文字20余万字,资料图片500余幅,正在研讨布展事宜,预计9月完成布展工作,9月底正式对外开放。
  据悉,曹操高陵考古工作已近尾声。1号墓和2号墓的清理工作预计于9月底前结束。而原来文物部门向社会公布称,在发掘中发现了250件文物。经过修复,这一数字增加到400余件。

  23位专家讨论后形成共识:安阳“曹操墓”发现和发掘过程,存蓄意造假行为

  文字之疑
  出土石碑出现“现代文字”
  发言人:李路平,金石研究专家,江苏省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
  先有必要说一下《鲁潜墓志》。鲁潜,是后赵时期的一位正三品官员,他的墓志1998年4月出土于河南安阳。鲁潜和曹操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但因为这个墓志明确详细指出了曹操墓的具体方位,因而成为验证真伪的源头环节。
  李路平说,通过对《鲁潜墓志》的研究发现,《鲁潜墓志》中有一个“年”字,写法和现在的写法几乎一致,不符合当时的隶书书写规范。其中的“岁”字也让李路平觉得可疑,他说,北朝时期的人写“岁”字,上半部分应该写成“止”,而不是“山”。《鲁潜墓志》的“岁”字上半部分恰恰是“山”,同样不符合当时正确的写法。
  与《鲁潜墓志》同样受质疑的还有那三块出土于曹操墓的“文物”,“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还有个是“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前两件“文物”上的“武”字与《鲁潜墓志》上第二个“武”字写法一样,错把“止”部写为“山”。“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石牌中“武”与《鲁潜墓志》中第一个“武”字同样“止”下横出头太长,错写为“之”部,差一百多年间“武”字错写、刻画的工匠如出一辙,这三件“文物”与《鲁潜墓志》为同一人操刀。
  “另外,从《鲁潜墓志》和曹操墓出土石牌的公布拓片来看,上面毫无石炭岩在地下侵蚀千年的石花。”李路平说,“这样拙劣的造假手法,其造假时间,长不过三年,短则只要三天”。

  称呼之惑
  当时不会被称为“魏武王”
  发言人:林奎成,历史学者,河南开封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
  历史学者、河南开封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林奎成考证了古人名号由来,认为在整个曹魏王朝时期(即公元220-265年),曹操不可能被称为“魏武王”,有着这样称谓的石牌更不应该出现在曹操墓中。
  林奎成说,曹操生前受汉封,先封“魏公”,继封“魏王”。“公”和“王”都是爵号。但曹操死后,“魏王”就不再是曹操,而是曹丕了,因为曹丕世袭了曹操的爵位。曹操死后,谥号“武王”,对他的称呼只能是“武王”,绝不可能是“魏武王”。道理很简单,“魏王”是生前爵号、是显名,“武王”是死后谥号、是冥名,二者混用,便是违制。古代礼制要求严格,阳名和阴名肯定不可以同时用。
  另外,在曹操死后的曹魏王朝时期,对曹操本人的称呼,只可能有三种,即太祖(后曹丕追谥的庙号)、武皇帝、太祖武皇帝,不可能称之“魏武王”。“依此反推,现在曹操墓中出现‘魏武王常所用’系列石牌,只能是造假。”林奎成如是说。

  画像石之争
  画像石明显是用电锯锉的
  发言人: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博导、魏晋文学研究专家
  一直研究魏晋文学的黄震云教授,从安阳曹操墓中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方面对曹操墓的真伪进行了考证。黄震云教授说,他早在2008年就在动车上看见了河南安阳为曹操墓做了一篇题为“这儿就是曹操墓”的广告,可那时曹操墓并未进行正式发掘,墓主身份也还未进行确认,他们怎么就确定这个墓是曹操墓?
  黄震云教授说,从曹操墓一些已公布的画像石图片中看出,该画面是仿照山东嘉祥的汉代画像石,具体内容连山东考古界也没有搞清楚是什么。而作伪者找到了最能表现作战场面的图像,认为这和曹操身份符合。恰恰闹了笑话。
  其次,从画像石的风格来说,曹操墓出土的画像石风格如北魏常见的线刻。作伪者虽然了解汉代画像石的刻法,但是刻工水平低下,仿照了北魏的线刻法,帽子模仿汉代委冠。
  “大家从图片上可以看出来,整个图像用现代工具开槽太深,说白了就是用电锯锉的,边框斜打得太过明显,甚至连石头印痕、石头粉末还在的情况下在上面抹上黄土冒充。 ”黄震云指着投影仪上的图片说。

  规模之辩
  老子与儿子墓怎会同规模

  发言人:张国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史博士、《颠覆曹操墓》作者
  本身也是河南人的张国安承认,当第一时间听到安阳出土了曹操墓时,第一反应是头脑嗡的一声,感觉怪怪的,第二天醒来,就笑了。
  “因为‘魏武王常所用’石牌是正方最直接证据,恰恰也是反方最有力证据。先不论‘魏武王’这个称号,单‘常所用’这三个字,无论考古学还是历史学都没有这三个字,它没有先例,这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此后,张国安称自己从墓葬形制变迁看,曹休墓与东汉晚期墓有着明显相似,但安阳的曹操墓平面形制则与西晋洛阳两室墓常见格局相同,以及象征墓主身份地位的墓葬内收台阶,曹操与曹休居然都是7级,老子与儿子墓居然都是同等规模,无法显示身份差异,因此西高穴墓主不可能是曹操。
  此外,张国安称,史实明确记载卞氏、曹冲都曾移来与曹操合葬,但现在的考古成果不能证明。“不是大规模的陪陵群,又没有找到卞氏皇后印章,以及女性尸骨年龄又不符合,难道要推翻《三国志》的诸多历史记载吗? ”

  犀利言辞:
  “刘庆柱若没说谎,我自我了断”
  胡觉照 西安市委党校历史系教授,历史学者,《异说三国》作者
  在河南安阳“曹操墓”的认定中,刘庆柱的作用无人能匹。这不仅表现在其力挺的不余遗力,更因其具有中国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学部委员的荣誉,一言九鼎。然而仔细思考就不对了,原来刘先生虽然学富五车,在“曹操墓”的认定中却缺乏应有的诚实。
  对于倪方六先生提出:“曹操墓”没有墓志铭是最大硬伤。刘庆柱提出:(一),曹操时代尚不流行墓志铭;(二),墓志铭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三),业外人说外行话。循着刘庆柱先生的思路,仔细查阅有关资料,原来并不是刘先生所说。
  墓志铭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次序依次为:坟墓,坟墓+墓志,坟墓+墓志+铭颂。再到后来,墓志铭从坟墓剥离,成为独立的完备形态。东汉时期,贵族、豪门死者墓志已经十分普遍。而墓志铭不过是墓志的完备形态。刘庆柱先生利用墓志与墓志铭之间微小区别,将墓志一节隐藏起来,在墓志铭出现时间上大做文章,以占据口舌之争的不败之地。
  我愿和刘先生一块去测谎,我要是说谎了,人说老而不死是为贼,我自我了断;如果刘庆柱说谎了,也不要刘先生了断,就请刘先生以后不要胡说八道,把尾巴夹起来做人!

  有曹操墓造假的铁证
  倪方六 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记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三国大墓》作者
  当有记者提问“有一位河北专家据说手里有能证明安阳曹操墓是造假的铁证,他为何没来?”
  倪方六表示,这位专家是河北的闫沛东,可以肯定地说他手里有安阳曹操墓造假的铁证;他本来(来苏州)火车票都买好了,可临时退票了。他和另外的一个机构正紧密合作,在酝酿怎样更好地揭穿(安阳曹操墓)这个骗局。
  当然,他自己本人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所以这次没来论坛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虽然他本人没来,但是他的论文是来了的。而且他手里确实是有这个(证明曹操墓造假)的证据。  


针对学者对曹操墓质疑 河南省文物专家逐个批驳

质疑 

    石牌上“魏武王”提法不成立

    在曹操墓出土的石牌中,刻有“魏武王”三个字的共有7块,其中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一块石牌最为完整。对此,开封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林奎成认为,曹操生前先被封为“魏公”,而后又被封为“魏王”,死后获得了“武王”的谥号,曹操崩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元月,曹丕当年十一月称帝后,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他认为,从曹操死后至曹丕称帝的十个月间,世人对曹操严格的称呼是“武王”。任何史书都没有准确出现过关于“魏武王”的记载,在礼制森严的封建社会,曹操墓中出现“魏武王”的提法显然不能成立。

    “武”字“止”部错写为“山”

    江苏省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路平表示,1998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鲁潜墓志》中注明了鲁潜墓距曹操墓的具体方位。在曹操墓中发掘出土的含有“魏武王”字样的几块石牌与《鲁潜墓志》中的“武”字均把“止”部错写为“山”,专家们遍查几十种篆隶,均没有发现这种写法。石牌与《鲁潜墓志》中的“武”字有可能为同一个人造假所为。

    针对相关质疑,省文物局专家、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郝本性一一作出了解答。

    回应

    曹操墓中出现“魏武王”石牌很正常

    “曹操墓出土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但史书中都没有准确出现过关于‘魏武王’的记载,也很正常。”郝本性说,古代地位高的人去世,都有谥号,而这个谥号至少是当时经过汉帝同意的。也可能是因为层次比较高,民间知道的不多,没有流传下来,也可能是因曹操死后20多天就入了葬,加之当时又是高层权力动荡之时,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时间又太短,没有史书记载,或者有记载已丢失,或者有记载到目前还没有发现,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时,即使下葬再匆忙,刻个“魏武王”的石牌,也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至于“武王”前加上“魏”,就更容易解释了,曹操生前本来就是魏王,死后获得“武王”的谥号,入葬时加上“魏武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天下历朝历代“武王”很多,不加魏武王,又怎能分出是哪朝、哪代的呢?

    质疑“武”字写法是缺乏相关文字认知

    对把“武”字“止”部错写为“山”一说。郝本性说,在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碑别字特别多。据《碑别字新编》记载:“每个字头下有多达几十种甚至百余种不同的结构的字形,而其中通常习见的异体字或俗字不过数种。”这主要是因为书写人用笔不同等原因造成的。

    “就好比甲骨文,在100多年前,谁都不知道有这种文字。但不知道并不代表就可以断定它根本不存在吧?”郝本性举例说,曹操墓中“武”字“止”部写为“山”与《鲁潜墓志》中的“武”字相同,恰巧证明了碑别字存在的一致性。而有关学者以此来判定曹操墓是假的,不仅缺乏对那一时代文字的认识认知,同时也有悖科学的态度。

    质疑曹操墓不该殃及《鲁潜墓志》

    “苏州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与会学者质疑曹操墓而殃及《鲁潜墓志》造假,是没有道理的。”郝本性说,如果说怀疑曹操墓造假是为了经济利益的话,那么《鲁潜墓志》造假的动机又是什么?仅仅是为给10多年后曹操墓的发掘做铺垫吗?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了解一下《鲁潜墓志》的发现过程,就很能说明问题。

    《鲁潜墓志》是1998年4月,安阳县农民徐玉超在该村西北取土烧砖时无意发现的,其后交给了文物部门。那么,如果该农民造假的话,他不卖该墓志赚钱,而是交给文物部门,其目的是什么?再者说一个农民的墓志造假水平,能瞒过这么多的考古专家,而且这个农民还懂得后赵时期的碑别字,他有那么高的历史知识和文字水平吗?

    “从《鲁潜墓志》发现至今,考古专家从没有质疑过它的真实性。”郝本性说,而此次因其给曹操墓的发现提供了比较确凿的线索,并因其碑别字上的写法,背上造假“恶名”,若鲁潜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想?

    西方神话中的“羽人”曹操墓也有

    “曹操高陵考古工作已近尾声。”昨天,记者从曹操高陵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1号墓和2号墓的清理工作预计于9月底前结束。而原来文物部门向社会公布称,在发掘中发现了250件文物,经过修复,这一数字增加到400余件。在这些新增文物中,还出现了不少媒体迄今少有报道的文物,在这些文物中,尤以“龙”和“羽人”最为有趣。

    中国传统的“龙”的形象,一般是以元宵节舞的那种形象。而在曹操墓中出土的“龙”,却有三种不同的形象,它们更接近蛇的形象,但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形象。

    最有趣的是曹操墓中出土的“羽人”,在肩膀上长出一个翅膀来,这与西方神话中带翅膀的圣婴、天使等,如出一辙。也就是说,中西方文明早在曹操时代就开始碰撞了。稍有区别的是,曹操墓中的“羽人”翅膀较小,而西方神话中神仙的翅膀较长,曹操墓中“羽人”翅膀少有展翅飞翔的镜头,西方神仙图画中的“羽人”多在飞翔。

声明: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并署作者名字。
用户
匿名发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广告服务站点导航友情连接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