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项信息补充完善         
所属榜单: 广东湛江著名土特产品排行榜
选项名称: 徐闻良姜
修订时间:
处理状态:
温馨提示: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修订本条目信息,请登录再行修订! 立刻登录!
更新图片:
正在使用的图片
我上传的图片

请填写图片更换理由:

说明:

  • 涉嫌侵权或存在版权争议的图片,一律不予采纳!
  • 请说明原图的不足和新图片等,若无明显优势,一般不会采纳,请勿上传!
  • 您上传的图片中不允许出现网址、标志、电话等涉嫌广告宣传的元素!
  • 图片须小于200K,尺寸在150*150--1600*1600像素之间,且只能为jpeg格式。

当前简介: 不超过300字,简介信息无须换行、排版
徐闻良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徐闻良姜产于广东徐闻县。良姜又名高良姜、小良姜、海良姜,为姜科植物,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等功效。广东徐闻县是中国良姜生产的原产地,其种植历史悠久。
请在下框中对原简介信息进行编辑修订(点击此处将原内容复制到下框中

当前详细介绍: 不少于50字,不超过2000字,请注意介绍内容准确性和换行、排版形式!
徐闻良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徐闻良姜产于广东徐闻县。良姜又名高良姜、小良姜、海良姜,为姜科植物,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等功效。广东徐闻县是中国良姜生产的原产地,其种植历史悠久。
生物性状:
徐闻良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40~100厘米,丛生、直立,根茎横走,圆柱形,棕红色或紫红色;叶互生,为狭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线或具不明显的疏钝齿,叶两面光滑,叶鞘开放抱茎,叶舌长达3厘米,膜质,棕色;总状花序,花冠管呈漏斗状,蒴果球形,不开裂,成熟时橘红色,内有多数具钝棱角的棕色种子。以根茎入药。徐闻良姜的品种主要有牛姜和鸡姜,由于牛姜产量较高,因而以种植牛姜为主。
良姜价值:
良姜对人体造血机能有显着促进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性甘辣、清凉,除烦热、利津小便,通三焦团壅、塞气抗寒、散气之功效,且明目驱瘴。”其味辛,性温。有温胃散寒、行气、消食止痛之功效。主治脘腹寒痛、胃寒吐泻、消积食滞、消化不良等症。
种植情况:
徐闻县种植良姜的历史悠久,据《宋史》和《广东通志》、清《徐闻县志》所记载:徐闻良姜在宋代就已是皇宫贡品。该县共种植良姜4.6万多亩,占中国全国产量90%以上。徐闻县已形成了以龙塘镇为中心,以曲界、前山、下洋、锦和、下桥、南山、城北等乡镇为腹地的广阔的种植区域。其中龙塘镇生产的良姜质地最好,产量高达4000多公斤/亩,在东南亚市场上享有盛誉,有“中国龙塘良姜”之称。徐闻县良姜主要销往东南亚、非洲及日本、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产地环境:
良姜喜温暖、湿润,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徐闻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6℃,年降雨量为1200~1893毫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红壤或砂壤土种植最佳。该县的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宜良姜生长,徐闻出产的良姜色泽金黄,气味馨香,含粉率高。种植期为每年的3~6月份,一般在3~4年后才收获。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徐闻良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8月17日起对徐闻良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徐闻良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徐闻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徐闻良姜进行地理标志保护的函》(徐府函[2005]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曲界镇、城北乡、南山镇、海安镇、锦和镇、下洋镇、前山镇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请在下框中对原详细介绍信息修订完善(点击此处将原内容复制到下框中

应注意内容的排版形式,注意换行等。不得出现“编辑本段”、“图册(xx张)”等之类的词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广告服务站点导航友情连接意见反馈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