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项信息补充完善
所属榜单:
中国著名高校排行榜中榜
选项名称:
江南大学
修订时间:
处理状态:
温馨提示: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修订本条目信息,请登录再行修订!
立刻登录!
更新图片:
正在使用的图片
我上传的图片
请填写图片更换理由:
说明:
涉嫌侵权或存在版权争议的图片,一律不予采纳!
请说明原图的不足和新图片等,若无明显优势,一般不会采纳,请勿上传!
您上传的图片中不允许出现网址、标志、电话等涉嫌广告宣传的元素!
图片须小于200K,尺寸在150*150--1600*1600像素之间,且只能为jpeg格式。
当前简介:
(
不超过300字,简介信息无须换行、排版
)
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目前,在教育部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下,已基本建成占地3125亩、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蠡湖新校区。
请在下框中对原简介信息进行编辑修订(
点击此处将原内容复制到下框中
)
当前详细介绍:
(
不少于50字,不超过2000字,请注意介绍内容准确性和换行、排版形式!
)
江南大学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和半个世纪的独立办学,江南大学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科研、教学、服务均得到社会公认,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学科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9大门类,设有 19个学院,共有6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万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9000余人。2000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之一,网络教育学院学生近16000人。学校还设有国际教育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莱姆顿学院。
学校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等4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5500余人,学校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省二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排名第一,纺织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二。
近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5项;江苏省教学名师4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获得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建成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5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江苏省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省级精品教材9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获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另外,还建有国家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8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
现有专任教师158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入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3人,高级职称教师853名。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创新团队4个。由553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学术带头群体,为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厚实的基矗
学校是我国轻工、食品、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建有国内唯一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建有6个国家、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工业微生物资源数据库整合及共享信息平台,拥有图书218.66万册,电子图书11264 GB。“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等在内的国家、部省市科研项目1000余项。共获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出版学术专著100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7000余篇。2009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2.229亿元;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923篇,其中SCIE 387篇,EI403篇,ISTP 206篇。2009年,申请专利 1413项,其中发明专利370 项;授权专利365项,其中发明专利114项,申请和授权专利数在全国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学校重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参与国家、地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江苏省沿江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轻工、食品、纺织、环境、化工、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学校与江苏、浙江、广东、安徽、湖北、贵州、甘肃、河南等省的20多个地市开展全面合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地方政府合资建立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通过资源整合、学科交叉,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首个农产品加工研究院。
学校注重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酒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无锡国联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各学院也建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二级董事会。宝洁公司、东海粮油、希捷公司、中国电信等一批著名企业和荣智权等一批社会名流都在学校设立奖学、奖教金。
学校与国内外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频繁,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校。自60年代开始,就接受和培养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现有各类留学生553人。学校还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政府、机构开展教学科研合作,100余名国外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学校每年举办多场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会,已逐步成为食品、生物技术、艺术设计、轻纺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心。
学校秉承“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始终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的办学特色。独立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学校办学的执着探索和成果积淀,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江泽民同志在办学百年庆典的贺信中勉励学校:要“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传播先进文化,增强创新能力,攀登科学高峰,在回答和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有更大的作为。”李岚清副总理多次来校视察并题词:“造就优秀人才,促进轻工业进一步发展”。荣毅仁副主席生前长期担任学校董事会名誉董事长,他曾为江大题词:“培育人才,为国为民”。
“十二五”期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学校将通过全面实施“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服务名校”的发展方略,为把江南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请在下框中对原详细介绍信息修订完善(
点击此处将原内容复制到下框中
)
应注意内容的排版形式,注意换行等。不得出现“编辑本段”、“图册(xx张)”等之类的词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站点导航
│
友情连接
│
意见反馈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