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项信息补充完善         
所属榜单: 戏迷最喜爱的戏剧戏曲演员排行榜
选项名称: 戚雅仙
修订时间:
处理状态:
温馨提示: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修订本条目信息,请登录再行修订! 立刻登录!
更新图片:
正在使用的图片
我上传的图片

请填写图片更换理由:

说明:

  • 涉嫌侵权或存在版权争议的图片,一律不予采纳!
  • 请说明原图的不足和新图片等,若无明显优势,一般不会采纳,请勿上传!
  • 您上传的图片中不允许出现网址、标志、电话等涉嫌广告宣传的元素!
  • 图片须小于200K,尺寸在150*150--1600*1600像素之间,且只能为jpeg格式。

当前简介: 不超过300字,简介信息无须换行、排版
戚雅仙,女,越剧花旦,越剧戚派创始人。1928年2月,农历戊辰年出生,原籍余姚。建国后,历任上海合作越剧团、上海静安越剧团团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唱腔朴实无华,感情深沉真挚,吐字清新,韵味醇厚,自成一派。 代表作有《血手印》《梁祝》《玉堂春》、《蔡文姬》等。
请在下框中对原简介信息进行编辑修订(点击此处将原内容复制到下框中

当前详细介绍: 不少于50字,不超过2000字,请注意介绍内容准确性和换行、排版形式!
戚雅仙,越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戚爱英,1928年2月出生于上海一户贫民家庭。十二岁曾登台跑龙套。十四岁正式进上海陶叶剧团科班学戏,为雅字辈,工小旦。师从男班名旦陶素莲、叶琴芳。陶擅青衣,唱文戏,叶工花旦,会武功,两位艺师指导加上戚雅仙的勤学苦练,为她的艺术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戚雅仙于1941年进入上海陶叶剧团科班学戏,工花旦。戚雅仙的表演脱胎于“袁派”,逐渐形成韵味醇厚、缠绵委婉、朴素深沉的艺术特色,世称“戚派”。代表剧目:《玉蜻蜓》、《文姬归汉》、《玉堂春》、《血手印》、《琵琶记》、《卓文君》、《龙凤花烛》、《白蛇传》、《王老虎抢亲》等。她曾于1954年与尹桂芳合演《屈原》(饰婵娟)获华东区戏曲会演表演一等奖;1995年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第三届金唱片奖。戚派传人有周雅琴、朱祝芬、金静、徐洁和、周美姣等。戚雅仙原籍余姚,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享誉越坛。她在继承袁派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创造了朴素流畅、亲切抒情、缠绵悱恻、韵味醇厚的戚派唱腔,在越剧流派中独树一帜。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她塑造了《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玉堂春》中的苏三、《琵琶记》中的赵五娘、《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玉蜻蜓》中的王志贞等数十个动人的舞台形象,为发展和繁荣越剧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

请在下框中对原详细介绍信息修订完善(点击此处将原内容复制到下框中

应注意内容的排版形式,注意换行等。不得出现“编辑本段”、“图册(xx张)”等之类的词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广告服务站点导航友情连接意见反馈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