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项信息补充完善
所属榜单:
戏迷最喜爱的戏剧戏曲演员排行榜
选项名称:
张子林
修订时间:
处理状态:
温馨提示: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修订本条目信息,请登录再行修订!
立刻登录!
更新图片:
正在使用的图片
我上传的图片
请填写图片更换理由:
说明:
涉嫌侵权或存在版权争议的图片,一律不予采纳!
请说明原图的不足和新图片等,若无明显优势,一般不会采纳,请勿上传!
您上传的图片中不允许出现网址、标志、电话等涉嫌广告宣传的元素!
图片须小于200K,尺寸在150*150--1600*1600像素之间,且只能为jpeg格式。
当前简介:
(
不超过300字,简介信息无须换行、排版
)
张子林,生于1896年阴历11月,卒于1961年,豫剧豫西调一代宗师,生于封丘县张牧村一个普通农户家, 张子林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五六岁时,跟在大人后面学唱路戏,一亮腔,能把树上的鸟吓得扑棱棱飞跑。八岁那年,村里的梆子戏“玩会班”把张子林拉过去,让他扮包公..
请在下框中对原简介信息进行编辑修订(
点击此处将原内容复制到下框中
)
当前详细介绍:
(
不少于50字,不超过2000字,请注意介绍内容准确性和换行、排版形式!
)
张子林,生于1896年阴历11月,卒于1961年,豫剧豫西调一代宗师,生于封丘县张牧村一个普通农户家,
张子林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五六岁时,跟在大人后面学唱路戏,一亮腔,能把树上的鸟吓得扑棱棱飞跑。八岁那年,村里的梆子戏“玩会班”把张子林拉过去,让他扮包公,小小年纪就当了主演,一声浑厚洪亮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周围几个村子都能听见。
张牧村的玩会班也因张子林有了名气,方圆十里八乡谁家办事,总邀请他们去演出助兴,大家除吃个满嘴流油外,还能得到不少的礼品。
听张子林唱戏的人,见他小小年纪,个子才一拃高,声音却特别洪亮,做戏也十分老道,便给他起个“小妖怪”的绰号。
从此,“小妖怪”一名,就伴随张子林终身。
张子林天赋佳喉的事,很快传到了离张牧村不远的清河集,爱才如命的小天兴窝班班主许老六,让人拿着礼品找到张牧村,要带张子林去学戏。玩会班的人觉得这是端饭碗的事儿,自然不答应。许老六一怒之下,亲自带领一帮人,拿着长短家伙,硬是把张子林抢到清河集的天兴班。那时,张子林刚刚九岁。
张子林虽然是被抢学戏的,但他却终生对许老六感恩戴德,因为正是在清河集,使他能拜在名师孙延德门下,受到了系统全面、也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教育,除唱工外,还打下了做工的坚实基础。
出科后,张子林到开封搭义成班,主演包公,很快便在省城闯下了名头。
也许是天妒英才,18岁那年,张子林嗓子“倒仓”,一腔天赋的好嗓子荡然无存,只得黯然离开戏台。
息演后的张子林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坚韧刻苦地磨砺自己,先天赋予他的优越条件失去了,就决心靠后天的努力补上去。
经过一段时间苦练,张子林的嗓子有所好转,表演技巧更是有了长足进步,但包公戏还是唱不成了,就改唱须生。
当时义成班有王海晏、贯台王两个大腕压台,很难出头,张子林一咬牙,决定一切都从头开始,离开开封,跑到密县与人搭班,辗转各个小煤窑演出,很快就唱红了豫西。
民国初年,张子林重返开封,在北羊市和草市街的茶社、戏园,和阎彩云、点翠红等名旦同台演出,重新赢得了观众的欢迎和赞赏,说他:“小妖怪不唱花脸唱红脸,唱得更叫人喜欢”。1935年,张子林的身价是每季包银150元,仅次于当时最红的女演员陈素真、司凤英的200元,在男演员中最高。
张子林对待艺术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善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然后有所改进,有所创新。
在《苟家滩》一剧中,张子林扮演王彦章,把满脸画一个青蛙的脸谱加以改变,把青蛙画在额头上,青蛙的嘴画在两眉之间,两只前爪画在两只眼皮上。在表演时,只要双眉一皱、两眼一动,青蛙的嘴就会一张一合,两只前爪也会随之蹦达弹跳,活灵活现,美观滑稽,令人忍俊不禁,成为中国戏曲脸谱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张子林在表演中,灵活运用脸谱艺术,能使之增辉生色。但他即便不用脸谱,照样也可以演得出神入化,令人拍掌叫绝。
在密县搭班时,张子林学会了《诸葛亮祭灯》一剧,以后不断推敲打磨,改进提高,终于成为他的一个代表作品,和他经常表演的喜剧《瞎子观灯》、《怕老婆顶灯》一起,被开封观众称为“张子林三灯”,冠绝当时。
张子林在表演《诸葛亮祭灯》中,演诸葛亮临死之际,根据剧情发展,不断变幻脸上的颜色和表情,很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和特定环境,直到今天还被人称道,视为豫剧表演艺术的经典之一。
张子林对艺术执著认真,待人亲厚和气,热心公益事业,抗日战争后,曾担任开封戏剧职业工会的理事长,为演员谋求了不少福利。解放后,张子林在相国寺戏曲训练班担任教师。
1956年,花甲之年的张子林赴郑州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最后一次献演《诸葛亮祭灯》,仍为人叹服,行家评说:“张妖怪的演技唱法是豫剧一绝。”1961年,张子林在大饥饿中溘然长逝,死的时候,脸色如他扮演的病入膏肓的诸葛亮一样灰败蜡黄,如同一张描摹那个年代的脸谱。
请在下框中对原详细介绍信息修订完善(
点击此处将原内容复制到下框中
)
应注意内容的排版形式,注意换行等。不得出现“编辑本段”、“图册(xx张)”等之类的词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站点导航
│
友情连接
│
意见反馈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