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项信息补充完善
所属榜单:
戏迷最喜爱的戏剧戏曲演员排行榜
选项名称:
汤兰香
修订时间:
处理状态:
温馨提示: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修订本条目信息,请登录再行修订!
立刻登录!
更新图片:
正在使用的图片
我上传的图片
请填写图片更换理由:
说明:
涉嫌侵权或存在版权争议的图片,一律不予采纳!
请说明原图的不足和新图片等,若无明显优势,一般不会采纳,请勿上传!
您上传的图片中不允许出现网址、标志、电话等涉嫌广告宣传的元素!
图片须小于200K,尺寸在150*150--1600*1600像素之间,且只能为jpeg格式。
当前简介:
(
不超过300字,简介信息无须换行、排版
)
汤兰香(1923—1963) 豫剧名家,十八兰之一,工小生、青衣。原名冠英。郑州市人。豫西第一批登台的女演员,亦是豫剧较早的女小生。十二岁进周海水的太乙班坐科。十三岁即登台演出了第一出戏《周公桥》(饰张秀生),颇为观众喜爱。
请在下框中对原简介信息进行编辑修订(
点击此处将原内容复制到下框中
)
当前详细介绍:
(
不少于50字,不超过2000字,请注意介绍内容准确性和换行、排版形式!
)
汤兰香(1923—1963) 豫剧名家,十八兰之一,工小生、青衣。原名冠英。郑州市人。豫西第一批登台的女演员,亦是豫剧较早的女小生。十二岁进周海水的太乙班坐科。十三岁即登台演出了第一出戏《周公桥》(饰张秀生),颇为观众喜爱。十四岁和同科常香玉合作演出,被观众称为“金童玉女”。她随班边演边学,勤奋上进,颇得师傅周海水器重。民国二十五年(1936)初随太乙班到开封打炮,和常香玉同台演出,大获成功。不久常香玉离开太乙班,汤兰香独挑大梁。民国二十六年随班到西安,并由周海水倡导,以原班为基础,以汤兰香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冠英剧团”。周海水返豫后,汤兰香领团。
汤兰香早期主演小生,在人物性格刻画上颇见功力。她功底扎实,武打矫健灵活,出手干净利落,饰演武小生极为出色。饰演《黄鹤楼》中的周瑜、《凤仪亭》中的吕布,采用富于表现力的外部造型、翎子功等手段,将人物的风度气概、内心活动准确地表现出来,形象鲜明生动。后期转演青衣,注重演悲剧,努力在唱腔方面钻研探索,探寻用嗓、运腔、吐字、发声等方面的科学方法。她的唱腔旋律曲折,尤其行腔,能把每个音都揉得细腻磁实,听来幽咽婉转,回味不尽。她的拿手戏《抱琵琶》、《卖苗郎》等都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抱琵琶》(饰秦香莲)本学习于燕长庚师傅,她通过不断实践,重新设计唱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在群众中深有影响。她不断拓宽戏路,兼演花旦、刀马帅旦、老旦等多种行当。
抗日战争八年,她率领剧团一直坚持在陕西各地演出,并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她对剧团有着深厚的感情,剧团流动各地,福祸难测,她与全体人员同舟共济,闯过了一个个难关。民国三十一年河南灾荒,她援救了许多落难同行,并收留灾童办起随团科班,后来不少学员成为豫剧骨干。她常说:“义气名气,胜过财气。”民国三十六年随冠英剐团返回河南,八月并入洛阳五月剧社。民国三十七年进周海水剧团在郑州景星舞台演出。1956年加入河南豫剧院一团为主演。同年12月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饰演《卖苗郎》中的柳迎春获演员一等奖。后调进省戏曲学校任教。1963年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岁。
请在下框中对原详细介绍信息修订完善(
点击此处将原内容复制到下框中
)
应注意内容的排版形式,注意换行等。不得出现“编辑本段”、“图册(xx张)”等之类的词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站点导航
│
友情连接
│
意见反馈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