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排行网首页 | 榜中榜首页
戏迷最喜爱的戏剧戏曲演员排行榜
所属榜单:戏迷最喜爱的戏剧戏曲演员排行榜
张凤云
张凤云-戏迷最喜爱的戏剧戏曲演员排行榜

张凤云,1927年生,河南滑县人,陕西豫剧代表人物之一。自1939年起,在西安从事豫剧表演艺术,拜林黛云(豫剧早年男旦“五朵云”之一)为师,主工青衣、花旦。先后在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参加汤兰香戏班、玉琴剧社、田恩培剧团、刘玉亭戏班,和豫剧名家常香玉、汤兰香..

张凤云,1927年生,河南滑县人,陕西豫剧代表人物之一。自1939年起,在西安从事豫剧表演艺术,拜林黛云(豫剧早年男旦“五朵云”之一)为师,主工青衣、花旦。先后在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参加汤兰香戏班、玉琴剧社、田恩培剧团、刘玉亭戏班,和豫剧名家常香玉、汤兰香、常警惕、崔兰田等同台演出。

随着宝天铁路的通车,天水向东去的大门打开了,交通方便了,河南、西安、宝鸡大批建设者涌向天水,使原来几万人的城市,迅速扩张,他们随之也将豫剧等地方戏剧带到了天水。有资料可据,豫剧界的一些知名演员,比如崔兰田、张凤云、张锦凤、韩全有、陈季诊等,都曾经在天水剧坛演出,为天水剧坛带来了清新之风。其中以张凤云为团长的《张凤云豫剧团》是在天水演出最长的剧团,他们演出时间从1947年至1952年前后长达五年之久。

她领导的剧团是在1947年春天来天水的,当时的班主是王国斌,最早在民工纪念堂(即天水市儿童乐园)演出。他们在天水演出的第一场戏是《桃花庵》,从唱腔、扮相等方面征服了天水观众,故而一炮走红,深受戏迷朋友的欢迎,从此,天水人也爱看河南戏了,后来他们又陆续演出了他们的拿手好戏《贩马记》、《罗焕跪楼》、《三上轿》等。

1949年天水解放,1950年代初他离开天水到了西安。1951年天水派专人到西安,代表政府第二次接他来天水。当时他和他妹妹张凤琴、丈夫陈学文又应邀来天水,其时和他一块来天水的还有许树云、黄少林、刘文祥、陈志刚等人。她的妹妹张凤琴,主攻小旦,代表剧目有《秦香莲》中的公主、《凌云志》中的小旦、《秦雪梅吊孝》中的秦雪梅。当时民主选举陈学文担任团长,又组建了《群艺豫剧社》。当时的主要演出任务是慰问解放军和前线作战下来的战士,一方面张凤云主演了一些传统戏,如《卖苗郎》里的柳迎春,《麻风女》中的邱丽玉,《洛阳桥》中的耶律含嫣,《桃花庵》中的窦氏等,塑造了不少古代女性。同时还排演了《白毛女》、《血泪仇》、《糖衣炮弹》等新编剧目,有力地配合了土改、三反、五反运动,后来他们又到兰州、定西、甘谷、秦安等地演出,张凤云一直到1954年才去了西安剧团工作。

1954年到西安后,参加了西安民众剧团,与豫剧名家曹子道、张银花等长期合作,她以唱见长。数十年来,主演过百余部古典剧和现代剧,成功地塑造了《哭剑》《柳毅传书》《杨八姐游春》《白毛女》《刘胡兰》中的不同类型人物形象。后来同狮吼剧团合并,成为西安市豫剧团的主演之一。

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大会上,以《哭剑》一折荣获演员二等奖。她演唱的《杨八姐游春》的主要唱段,由中国唱片社灌片出版发行。

张凤云曾任西安市民众剧团副团长、西安市豫剧团艺委会副主任。系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是陕西省劳模。

退休后回到河南。1987年后,《天水市戏曲志》编辑部主任彭健先生曾专程来河南采访过她,她还表示:“希望有一天能重新来天水,为天水人民献艺”。

目前,张凤云 共收到 0 朵鲜花
真爱粉丝榜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广告服务站点导航友情连接意见反馈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