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络推手们PS的炒作照片煞是雷人
“天仙MM”、“芙蓉姐姐”、“凤姐”等普通的人和事件爆红网络,“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热门词句以极快的速度流行……不过网民可能并不知道,在看似充分反映“民意”的网络舆论背后,其实还有着一群专业的“网络推手”!
随着中国网民突破4亿,网络营销正迎接着一个爆发的时代,而乱象也随之而来。日前,厦门的一位“网络推手”向本报记者揭秘网络红人走红背后的内幕和网络推手的赚钱链条。
关键:如何炒出个热门话题
在厦门软件园二期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里,某科技工程公司运营总监何辉和他的网络推手团队正在紧张地筹划着一个案子。
“我们的目标是找一个特色商品,炒出一个热门话题,最终使公司的BtoC网络销售平台在市场上打出名头。”日前,何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这种方式比传统的砸广告花费要少得多,而效果却很可能更好。”
“比如,风头正劲的网络红人凤姐不是要整形吗?整形医院请她做广告肯定反响不俗。此外,婚纱如请凤姐代言,没准也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在何辉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栽培后,一手促使凤姐走红的网络推手们已经进入“收获期”。“现在的凤姐已成了 ‘另类明星’,而其身后的网络推手们就成了‘明星经纪人’。”
何辉也曾有志于在网络上折腾出一番风云。当年他和团队受某网游公司委托做推广,做了一个前期策划:在该网游公司一位美女设计师身上下功夫,通过集中曝光,将其捧成网络红人,然后再渐渐地在她身上植入网游公司的产品宣传……当时,何辉开出的价码是60万元。这60万元预算费用中,团队的策划炒作费用只占到20%,其他都用在了门户广告、广告联盟等媒体公关上。
“可他们嫌60万元的要价太高,合作没成。”谈起这事,何辉至今还感到有点遗憾。
“能炒到‘凤姐’、‘芙蓉姐姐’这个高度真的是很厉害了。”对于把网络搅得风生水起的那些网络推手们,何辉很是佩服。不过,虽然没有大手笔,但他还是在一些小范围的炒作中尝到了推手的成功滋味。
几年前,何辉所在公司代理了一知名国际品牌库存球鞋。为了尽快出手,在前期销售一段时间后,他们找到几个知名论坛,以消费者名义发帖指责他们卖的是没有气垫的假鞋,要一赔十。接着一位“版主”身份的出来主持“公道”,说鞋是真的,并从专卖店偷拍来正版鞋图片进行对比。但消费者不买账,又与商家上演了一场“拆鞋”风波,最后终于证实了“鞋是正品”。
“这场‘论战’通过网络论坛的转载传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何辉颇为得意地说:最后的战果是,以花费1000多元的代价将700多双鞋销售一空。
门槛:想当推手要求还挺高
何辉并非厦门唯一的网络推手。
“厦门疯了,为了提升投洽会人气,居然邀请贾君鹏助阵!”在网上,记者搜到了这么一起厦门网络推手们发起的炒作事件。
帖子发布于去年8月底,发布者是厦门的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网上信息显示,这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商业软文策划、写作、营销、炒作业务”的公司。
该帖的主要内容是一组经过PS处理的照片:在厦门各标志性建筑上,悬挂着诸如 “热烈欢迎贾君鹏、范美忠、芙蓉姐姐、天仙MM光临厦门投洽会”的横幅标语,煞是雷人。不过从点击量和跟帖数来看,帖子并没有引起太大轰动。
“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目前厦门的网络推手少之又少,市场还远远没有成型。”何辉说,他的推手团队现在只有3个人,其中两人还是从上海招聘来的,实战经验在上海。目前,他们只是服务于公司内部的策划营销。虽然也有一些公司拿着案子请他们推广,但他们都拒绝了。“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操作一起成功的策划需花费大量的精力。”
其实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一批专业的网络营销策划机构。记者查看这些公司的网站发现,不但其内容颇为丰富,有“论坛网络营销”、“博客网络营销”、“视频网络营销”等,网站中展示的成功案例也很引人注目,服务对象五花八门,有剧组、婴儿用品、饮料产品等。
“网络推手的门槛其实是很高的,一个好的网络推手网络知识面要广,熟知网民心态;要有相当的策划能力,文字功底要好;有广泛的媒体资源。”几年网络营销的经验,何辉深知其中的不易。“没有强大的网络号召力,你发的帖子马上会被淹没,根本形成不了话题。”
乱象:鱼龙混杂待规范
据了解,大陆约有1000家网络营销公司,参与人数至少10万,都是网络红人和网络推手服务的目标,而随着中国网民突破4亿,网络营销正迎接着一个爆发的时代,而乱象也随之而来。
“网络推手这一行刚起步,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厦门一位曾找过网络推手帮忙推广产品的民企老板就坦言:网络推手的公司资质、服务价格没有一定的标准,有时候交了大钱,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另据了解,一些无良网络推手不仅为企业提供品牌炒作、产品营销、口碑维护、危机公关等服务,也按客户指令进行密集发帖,诋毁、诽谤竞争对手,甚至控制舆论,左右法院判决。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黑社会”。这些网络推手为企业炒作时,会事先分析网民的心理,按照愤青、仇富、同情弱者等因素制作网帖;在制作帖子时,每个帖子,一定要有错别字,一定要有一两句语句不通的句子,才能让人相信是发帖人在网上敲出来、未经修饰的真实说法;雇用“水军”密集发帖,雇用的发帖手多是大学生、社会闲散人员等,100人为1组,公司中1人负责10组,通常掌握五六十个 “水军”小组,有的公司掌握着50多万个网络论坛地址,很容易让一个帖子出现在数千个论坛中,形成集束效应。
由于企业网上受诽谤立案难,企业又无法找到发帖者,不能用法律手段维权。不少企业呼吁完善司法手段,让发帖者担责。(张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