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河北母亲劝儿进国企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位河北母亲三年之内十次赶往重庆,为的就是劝儿进国企,在这位母亲看来,在外独自打拼总归不如回家乡进国企来得踏实稳定。由于刘女士的儿子不愿意进国企,而是选择在重庆上班,母子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为了进国企的问题,刘女士母子没少发生争吵。母亲劝儿进国企,一方面令人感叹父母用心良苦,另一方面也折射了两代人之间三观的不同,更折射出职业选择的不平等,在这位母亲看来,进国企有着在外企都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和完善的福利待遇,如果能够消除垄断,缩小国企与普通企业的福利待遇差别,才不会再度出现母亲劝儿进国企的情况。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3月14日报道,“进国企就稳当了,可儿子为什么就是不懂我的苦心啊!”
这是57岁的刘喜梅如今最大的心结。3年来她10次从河北老家到重庆寻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劝大学毕业的儿子回老家的国企上班。在刘喜梅看来,儿子如果能进国企工作,才会拥有一个稳定的,有保障的人生。可是儿子却坚决不同意。母子间的“战争”也因此持续了3年:从最初的好言相劝,到后来,打过、骂过,也闹过;27岁的儿子为了不再争吵,无奈地选择躲避,甚至不愿再见母亲。日前,在重庆当地媒体的撮合下,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开导,母子俩终于见面,抱头痛哭。
纵横点评:一边是父母期望的稳定、有保障,一边是儿女追寻的创新、有挑战,过于执着的纠葛,放大了两代人价值选择的矛盾,也凸显了职业间天生的不平等。打破垄断、缩小差距,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职业选择可以在更公平、公正的天平上进行,或许57岁的刘喜梅就不会如此执着而纠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