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贺中民被儿子策划“活祭”
在长沙,贺中民被儿子策划“活祭”
他活着,可他儿子当着他的面,在大街上祭祀他———
7月18日,在湖北武汉鲁磨路天桥下,72岁的湖南人贺中民一头白发,他目光呆滞地坐在路边,在他面前,摆着香炉和各种祭品,他的儿子贺银海不停弯腰鞠躬,披麻戴孝,点燃几支香,拜祭自己的亲生父亲。
“这是一场秀!”贺银海自己也承认,活祭自己的父亲,很残忍,也有违传统伦理
,“但我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活祭”引来骂声连连
18日在武汉的这场“活祭”,不是第一次。16日上午,在湖南长沙杜甫江阁附近,贺中民披着蓝色雨衣,盘腿坐在地上,身前的水泥台面上,摆放着食物和香烛。老人面前,两个头包白布的女子身披红纱,捧香祭拜,口中念念有词。有人一凑过来围观,就会收到传单,宣传贺中民的“英雄事迹”。“活祭”现场摆放的2米高的宣传海报上说,贺中民是中国好父亲,是湖南邵阳市邵东县的“建设之父”。
在长沙,郭女士看到这场景后,觉得自己很倒霉,上班路上竟然看到这种不吉利的场面。她觉得,求助有很多种方式,没必要这么挑战人伦道德。“让人看了很不舒服。”这次活祭,收到捐款500元。
在武汉,一上午的“活祭”,贺银海只收到508元捐款,其中现场收到8元,有500元是汇款。
现场绝大多数围观者表示难以接受,很多人质疑贺银海搞这个名堂的真实目的。市民卢先生坦言:“我怀疑他的真实性,要是真的,他也不应该活祭自己的父亲,这样不是诅咒自己的父亲嘛。”
“活祭”照片传到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友认为,这是挑战道德底线,是“绑架”老父来求助,儿女很不人道,手段十分卑劣。
贺银海说,他知道网上的责骂声,“我也是没有办法,谁要我没钱给老父亲看病呢?我是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不这么做,会有人关注我爸爸这样的一个极为普通的人的命运吗?”
遗失的档案或是闹剧源头
已风烛残年的贺中民,年轻时确有“威水史”。
羊城晚报记者致电邵东县大禾塘乡办事处,经负责人反复核实,在当地一家乡镇企业———大禾塘建筑公司,贺中民曾是技术骨干,参与了邵东很多大项目的设计。
1940年出生的贺中民,50多年前读过高中、大学,毕业后在湘中地质队从事地质勘探,1982年调入大禾塘建筑公司担任技术员、施工工程师。期间历时8个月,牵头完成邵东县开发区建设一期工程的规划工作。2001年,在乡镇合并过程中,作为一个乡镇企业,大禾塘建筑公司被合并到邵东第一建筑公司。贺中民告诉记者,他后来才知道,在这次合并中,他的档案丢失,“合并了,就没人叫我们去上班了,我们也没去上,就回家种地。”
贺中民说,大禾塘建筑公司被合并后,自己也满了60岁,可以退休了,但没有任何人通知他办理任何手续,单位也没叫他办理社保。直到这几年,有人告诉他,作为一个村民也可以办社保、医保。
从1958年8月参加工作到2001年,贺中民工作了43年,没有社保,作为一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他退休后领不到养老金。
经邵东县大禾塘乡办事处联系,记者找到贺中民当年的工友李和清。李和清称,他与贺中民相处多年,他证实公司被合并后“我们的档案都丢了。”为什么不去找人解决?李和清说:“没有就没有了,有什么好找的,又不是只丢了我一个人的。”
贺中民的另一位工友申国定也证实,贺中民说法属实。申国定告诉记者:他与贺中民一起工作十多年,“他工作很踏实,人就有点太老实了,不过他技术很好,我们邵东县第一个新汽车站、工程学校等都是他设计的。我们当时都是在大禾塘建筑公司上班,后来公司被合并了,我们当时就退休了。我们那一批人的档案在转移过程中差不多都丢了。”申国定说,当时交接时很乱,档案丢了根本不知道该找谁,政府部门也没人理睬。
邵东县大禾塘乡办事处办公室李主任告诉记者,大禾塘建筑公司被并入邵东第一建筑公司,这是一个国有企业。不过,2010年,这家公司已经变成私人企业,并改名为湖南嘉禾公司。“档案丢失,要再补办有关手续,实在太难了。”
“公益组织”策划“活祭”?
退休后的贺中民生活每况愈下。
儿子三岁时,妻子病死。两年后贺中民再娶,妻子带有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与他们常住一起。贺银海与继母关系紧张,导致贺中民对这个亲生儿子有点厌烦。贺中民在外做工,常常不回家;贺银海也常住在姑妈家。
贺银海常年在外漂泊,几乎不回家。作为贺中民唯一的亲生儿子,有时赚到钱给家里寄几百元,但从不问父亲生活如何,也不知道父亲有无退休金。
今年7月2日,在北京的贺银海突然接到继母儿子的电话,说贺中民突然晕倒,确诊患有脑出血、脑梗塞及肺炎,且脑部有阴影,一直昏迷不醒。邵东县的医院条件有限,无法确定阴影是瘤还是癌症,建议转到长沙的大医院救治。
次日,贺银海带着一万多元积蓄,赶回老家。交完父亲的住院费后,贺银海才发现,原来父亲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养老金,住院报销比例也很低。
“没钱也要治病啊。”7月15日,贺银海将父亲带到长沙。排队挂号时,贺银海将父亲的病情告诉了一名医生。贺银海说,在湘雅附二医院,一位医生告诉他,要治好父亲的病,可能需要二三十万元。“我一下子心灰意冷。回到住处又打电话咨询了几个搞医学的朋友。听了情况后,大家都说这种病要花钱养着。因为我常年在北京也是靠打零工过活的,没攒多少钱,1万多元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贺银海开始动脑筋搞“策划”,以期拯救父亲。
贺银海先找到长沙的朋友刘志祥,刘在长沙为普通职工权益奔波多年。两人商量半天,觉得使用“活祭”这种形式,能吸引眼球。
7月20日,记者联系到长沙“工之友家园”的创始人之一田女士,她告诉记者:“我们确实在16日早上帮贺银海举办了‘活祭’父亲的活动,大概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是个民间公益组织,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救助生活有困难的人;另外就是针对异地务工人员的帮助,假期帮他们带带小孩,组织一些补习班等。目前有正式志愿者三十多位。”
有人质疑“活祭”不过是贺银海的个人炒作。对此,刘志祥说:“我觉得他不是在炒作。我认识他很多年了,他常常靠做临时演员、打小工赚点钱。即使出名也只是个‘烂名’,他没有炒作自己的资金。”
贺银海解释:“参与活祭志愿者的着装里,红纱代表生命的旺盛,是我对爸爸病愈的期待;头上的白布则代表悲哀。其实就是一种祝福与祷告,希望爸爸的身体能快快好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