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对接
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去年6月29日10时03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此次“天神”“携手”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航天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
2.蛟龙号深潜7062米创纪录
去年6月25日,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中国“蛟龙”号多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开创了世界同类型科学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这也让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未来3至5年,“蛟龙”号将开展试验性应用: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取得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应用队伍。同时,针对目前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需要,我国正计划在西南印度洋、太平洋等重点关注区域开展试验性应用调查。
3.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入列
去年9月25日上午,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
“辽宁舰”是利用一艘原名为“瓦良格号”的废旧航母平台改建的。从前年8月起,已经进行了近10次海试。由于航母正式入列表示其从一件产品转变为一艘战舰,故此举标志着中国海军关于航母作战训练基础性工作全面启动。
4.“北斗”完成亚太地区全覆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其中,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5. “子午工程”通过验收正式运行
去年10月23日,我国空间天气和环境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科学运行。该工程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跨度最长、监测空间范围最广、监测方法和手段最全、监测参数最多、综合性最强的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
子午工程遵循“边建设、边运行、边产出”的原则,曾经为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等国家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提供空间环境预报、警报和现报。目前,该工程已实现“可向各类用户提供连续、可靠、准实时空间环境信息的数据中心”等一系列创新。
6.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诞生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共同研制出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此举将大幅提高种子真实性检测准确性,有助提高育种效率,杜绝假种子危害。业内专家认为,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研制成功后,原来培育一个品种需要平均8到10年的周期,现在只需要3到5年就可完成。
7.抗艾滋病病毒感染新细胞被发现
武汉大学的科研团队历经3年多时间发现:一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并且这种活性具有广谱性,既可抑制实验室保存的艾滋病毒病毒株,也可抑制临床上分离得到的艾滋病毒病毒株。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去年8月份的《淋巴细胞生物学》杂志。
8.世界最大人胚胎干细胞库建成
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卢光琇带领科研团队,通过发明大规模玻璃化冷冻装置和改进微量细胞的玻璃化冷冻技术,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具有不同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人胚胎干细胞库。
如今,该团队建立的人胚胎干细胞系已有300多株,使保存的早期微量细胞复苏效率超过9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立了多种遗传病干细胞库,为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了人类模型。
9.我国发布分辨率最高全月图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去年2月6日发布了由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球影像图。这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此前,还从未有国家获得和发布分辨率优于7米、100%覆盖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
10.科学家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
去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在北京宣布:科学家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这一重要成果对于最终揭开宇宙起源和演化之谜有着重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