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天新闻综合排行产品排行榜中榜调查问卷趣味测试地方频道加盟商机天天图片天天搜索
天天新闻综合排行企业人物事件社会经济军事科教人文自然旅游文娱生活特产奢侈黑榜导购质量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天新闻 > 正文
中国方言地图在网上迅速走红:保护方言的文化慰藉
http://www.ttpaihang.com   2013-07-16   光明日报

  通过口述史的方式记录方言,最大限度地彰显了方言的文化属性,可以说抓住了语言作为生活方式的真谛。


中国方言地图

  两位热爱汉语的美国人,一位叫柯祎蓝,一位叫司圆直,出于“离家很远的人,突然听到家乡的声音,感觉是很温馨的”的想法,经过数年筹备创办的“乡音苑”网站于今年4月正式上线,以便“让处在不同地方的中国人能够听到各种方言”。日前,该网站推出的中国方言地图在网上迅速走红,引发了公众对于方言衰落和保护的热议。

  外国人对汉语方言有如此热忱,乍看难以想象,其实背后有学术传统的支撑。在西方汉学界,从著名汉学家、北欧孔子学院院长罗多弼,到其师马悦然,再上溯到高本汉,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方言研究一直是汉学研究基础性的显学。

  相比起来,国内学界与此相关的研究却不太受重视,语言学和现代汉语学科长期不甚景气,古代汉语音韵学几乎成了一门绝学。有些专家声称,语言时刻处于演变发展过程中,具有自身调节适应的能力,无需刻意保护,有些专家则声称语言的统一和规范在所难免,纵是挽救也难改方言没落的命运。

  单单从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性质来说,国内学界这些观点有一定合理性。全球化的时代里,语言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许多小方言区将逐渐消失,“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格局将逐步改变,直到形成若干稳定的大方言区。

  然而,语言并非只有交际属性,它还有文化属性。每一种方言或语言,都承载了一段历史、一种文化。这种历史和文化,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形成共生关系,换成别的语言或方言表达就变了味,失去了许多内涵。假如歌曲《十送红军》没有了乡音,莫言的小说没有了高密话,赵本山小品没有了东北腔调,恐怕许多意蕴和趣味就要消失。

  越来越频繁的迁徙和流动,固然需要规范语言以方便交际,然而身处异乡,“我来自哪里,我是谁,我属于哪块土地”的追索,又使乡音如同故乡的那山那水,成为内心深处不可或缺的文化慰藉,成为人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情感纽带。这也许是“乡音苑”网站受到广泛支持,很多人自愿为其提供音频素材的原因所在。通过口述史的方式记录方言,最大限度地彰显了方言的文化属性,可以说抓住了语言作为生活方式的真谛。

  方言的产生与消亡有其自然规律,我们无法左右也不必左右,但是从语言的文化性角度来说,每一种方言都代表了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一种。通过录音、文字、影像等手段保护方言,就是珍惜我们的历史,珍惜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

声明: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并署作者名字。
用户
匿名发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广告服务站点导航友情连接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