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金丝小枣一般为椭圆形和鹅卵形。核小皮薄,果肉丰满,肉质细腻,鲜枣呈鲜红色,肉质清脆,甘甜而略具酸味;干枣果皮呈深红色,肉薄而坚韧,皱纹浅细。
德州有三宝:扒鸡、驴肉、金丝枣,金丝枣又称乐陵金丝小枣,是德州著名的三宝之一。乐陵小枣,亦称金丝小枣。
特点:
乐陵金丝小枣一般为椭圆形和鹅卵形。核小皮薄,果肉丰满,肉质细腻,鲜枣呈鲜红色,肉质清脆,甘甜而略具酸味;干枣果皮呈深红色,肉薄而坚韧,皱纹浅细。
种类:
乐陵枣有金丝小枣、无核小枣、长红枣、圆铃枣、马铃枣、酸枣、铃枣、婆枣、梨枣、干川枣、躺枣、木枣、磨盘枣、龙爪枣、冻枣等23个品种。其中金丝小枣占80%以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本区出口的王牌产品之一,远销28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多达500余吨。
制作:
乐陵小枣还可制成枣切糕、枣粽子、枣豆蜜、枣糕点及醉枣、酥枣、牙枣、枣茶、阿胶蜜枣、乌枣、蜜枣等20多种食品。其中阿胶蜜枣具有滋补生血、营养神经等功能。
无核小枣又名“虚心枣”“空心枣”,是德州地区乐陵、庆云两县小枣产区的稀有名贵品种。因其核壳退化无果仁,只保留膜片形成一个无核空腔而得名。该枣果小,圆柱形,中部稍细,皮薄鲜红,肉质较松,汁少甘甜,含可溶固性物约33.3%,适于蒸熟制干,也可晒制储存。清朝曾作为贡品晋献朝廷。
营养价值:
乐陵金丝小枣品质优异,掰开半干的小枣,可清晰的看到由果胶质和糖组成的缕缕金丝粘连于果肉之间,拉长1—2寸不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金丝小枣因此而得名。小枣一般为椭圆形和鹅卵形,平均个重5—7克。它核小皮薄,果肉丰满,肉质细腻,鲜枣呈鲜红色,肉质清脆,甘甜而略具酸味;干枣果皮呈深红色,肉薄而坚韧,皱纹浅细,利于储存和运输。乐陵小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滋补身体和辅助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贫血等病症的功能。
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是发展小枣的黄金时代,乐陵市委市0为发展小枣生产,制定了“地随树走”,树上树下一起承办的生产责任制。1989年决定每年9月1日为“中国乐陵金丝小枣节”,融经济贸易,文化艺术和参观旅游于一体,为弘扬枣文化,发展小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文化
乐陵金丝小枣的栽培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据《战国策》介绍,苏秦游说六国时,曾向燕文候提出过发展金丝小枣的建议,可惜未能引起重视。
明清两代,乐陵小枣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使久经战乱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曾颁诏天下:“枣、柿丰年可卖缺,歉年可以为食”倡导当地群众大栽枣树。明万历十九年,乐陵知县王登庸也主张“教民树艺,劝民种枣”。
《山东通志》记载:清嘉庆年间,乐陵知县张大成“立枣林书院,延名师主讲”,对乐陵小枣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乐陵大批枣树被毁,到1943年全县枣树不足30万株。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乐陵小枣得到了新的发展。到1950年,全县枣树又发展到80万株,年产干枣239万公斤。1960年,乐陵向苏联、阿尔巴尼亚等国和国内十多个省、区的65个县市供应枣苗达170万株,乐陵小枣在国内外许多地区也得到发展。1965年2月,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来乐陵视察工作期间,鼓励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枣生产,为乐陵金丝小枣产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