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马(20世纪60年代灭绝) 。普氏野马,又名蒙古野马。1881年,俄国的普热尔瓦尔斯基在新疆发现,将其定名为普氏野马。1890年,一德国人从中国捕到52匹野马,长途贩运到汉堡后,仅剩28匹,其中的8匹繁殖了后代。但真正野马的最后一次观察记录在20世纪60年代,此后再无踪迹。
普氏野马是野马的亚种之一。 有66个染色体,可以和家马(64个染色体)杂交产生可育的后代。头部长大,颈粗,耳比驴短,蹄宽圆。外形似家马,但额部无长毛,颈鬃短而直立。夏毛浅棕色,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颊有赤褐色长毛。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机警,善奔跑。一般由强壮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头马群,营游移生活。原分布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野生种群现已灭绝。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野马从欧洲引回中国新疆半散放养殖,为野马重返大自然而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