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温家宝以负责任的大国总理身份,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承诺,意味着中国从此进入了低碳时代。我们已经为粗放型的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是造福子孙后代、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投多少钱都值。
哥本哈根会议虽已闭幕,但是其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第一,在温室气体减排上,中国将面临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本次哥本哈根会议,发达国家普遍关注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减排问题,并且试图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大国在此次大会上承诺具体的减排目标。尽管《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使发达国家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大国实质性减排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是,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到期的日子里,发达国家将不断以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和日渐增加为借口,迫使我国正式承担温室气体的削减义务,这对中国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在发展模式上,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已刻不容缓。《哥本哈根协议》第2条规定,“低碳排放的发展战略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这一规定,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发展低碳经济。事实上,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极其必要的。
其一,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与我国长期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分不开的。应该看到,在我国建国后直到80年代中期,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改变当时我国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粗放型的高增长是通过高投入、高消耗的代价实现的。以能源消费为例,能源被大量和低效的利用,不仅造成了我国严重的环境污染,也让我国在温室气体排放上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因此,只有推行低碳经济发展,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
其二,发展低碳经济,是适应国际激烈竞争的需要。首先,发展低碳经济为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契机。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谁在能源环境技术创新中领先,谁就将主宰绿色发展的潮流。因此,中国能否在未来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其次,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国际挑战的必然选择。由于部分发达国家将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挂钩,对未达到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国家,将实行贸易制裁,对这些国家的产品征收关税,因此,面对这样的“绿色压力”,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