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现任党委书记管恒禄教授,校长郑小波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最早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搬回南京,恢复为南京农学院。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4月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2007年4月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现有各类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000人,研究生8000余人。学校先后培养了10余万名毕业生,有48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近年来,有6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教学机构 现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含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含土地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含乡镇企业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和研究生院以及体育工作部。另设有金陵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南农大分院等机构。
——学科专业设置 现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4个江苏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9个农业部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5个博士学科专业、106个硕士学科专业、6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7个),以及兽医博士、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风景园林硕士、会计硕士、金融硕士、翻译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等12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包括继续教育与干部培训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 现有在职教职工271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294人、硕士生导师660人,国家、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入选国家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73人。
——科学研究 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和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科研机构,50个部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十一五”以来,各级各类项目立项1489余项,获资助经费近13亿元。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近年来,SCI收录论文快速增长,2009年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列45位,被引用984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列39位,CSTPCD(学术榜)收录论文1585篇。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科技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国际交流与合作 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模式,先后与美国农业部Clay研究中心建立“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建立“中荷地籍发展和规划中心”、与日本东京大学建立“中日植物分子生态学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究机构。开展中美本科1+2+1项目、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本科2+2双学位项目、法国里尔硕士双学位项目,英国雷丁大学硕士双学位项目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坚持“多渠道招生、多元化投入、多层次培养”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模式,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各类在校长短期留学生400余人。长期受教育部、商务部委托举办教育援外培训项目,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学校”,2010年加入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
——办学条件 校区面积近900公顷,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资产总值达2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现有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200余个,实验教学中心23个(其中国家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图书资料收藏量200余万册(部),拥有外文全文期刊1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100余万种、中文电子期刊近1万种,以及大量的数字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检索查询系统。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
——精神文明建设 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传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和崇高精神品质,形成了以“诚朴勤仁”为核心,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思想性、时代性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学校发展愿景 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