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昌达原名普什帕·卡迈勒·达哈尔,1954年出生于博克拉市附近一农民家庭,曾当过教师。因受够了“贫困和野蛮盘剥”,1979年他放弃教职成为一名政治人物,此后迅速崛起。2008年作为尼泊尔总理被邀请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
普拉昌达原名普什帕·卡迈勒·达哈尔,1954年出生于博克拉市附近一农民家庭,曾当过教师。因受够了“贫困和野蛮盘剥”,1979年他放弃教职成为一名政治人物,此后迅速崛起。2008年作为尼泊尔总理被邀请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
1984年他成为马肖尔党中央委员会成员,第二年,他利用该党分裂的机会,联合三个派别组建团结中心党。80年代末又组建团结人民阵线,并以该党为依托参加1991年该国实行多党制后的首次大选。
1996年初,还寄希望于议会斗争的他,向政府递交了一份包括改善农民和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条件在内的四十项要求,根本不获理睬。
当年2月,在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时期,怀着满腔愤怒,他同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的同志们带领一些贫苦农民,拿着两条破枪,走进深山老林,发誓要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十年地下活动,普拉昌达把一小批仅配备原始火器的追随者,变成了一支有几千名战士、装备良好、令政府军生畏的队伍。在上千次战斗中,游击队控制了尼泊尔60%到70%的领土,而政府军只能控制加德满都这种大城市和各县首府。游击队成立了县、村两级基层组织,任命官员,征收赋税,修建道路,设立医疗机构和金融合作社。这些成就的取得,用普拉昌达的话说,“全仰赖于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普拉昌达笃信毛泽东思想。1970年代初,当他还在奇旺省的兰普尔农业学院求学时,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并逐渐形成“只有暴力革命,才能改变尼泊尔固有权力结构”的想法。10多年的游击生涯,他运用“以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以农村为根据地,以获得农民等底层民众支持作为斗争基础,把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取消种姓政策,设立关卡自行征税。在边远地区填补了政府的权力真空。
实际上普拉昌达成功的秘密,还在于和士兵休戚与共。作为游击队的高级领导人,他和士兵一道忍受着斯巴达式的清苦:除了应付换洗的几件衣服外,几乎一无所有。伙食不过是农民常吃的豆子糙米饭。
《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曾深入其占领区,他吃惊地发现,尽管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间的斗争造成至少1.3万人丧生,农民仍然支持普拉昌达,称反政府武装为尼泊尔的“罗宾汉”。
普拉昌达:毛式传奇英雄
2008年5月29日上午8时30分,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悬挂在纳拉扬希蒂王宫内的沙阿王朝旗帜缓缓降下;当晚20时左右,尼泊尔国旗在王宫内冉冉升起。一降一升,代表着一个王朝的终结和一个共和时代的开始。
在这场由专制走向共和的和平革命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领导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获得大选胜利,并将走向尼政治权力中心的普拉昌达。近日,普拉昌达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会像中国那样建立经济特区”,“我想访问毛泽东的故乡韶山”。人们好奇,这颗正在冉冉升起的山国尼泊尔政治新星,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
《毛主席语录》改变人生
普拉昌达本名普什帕·卡迈勒·达哈尔,1954年出生在离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卡拉市不远的一个山村。他的家族虽属最高种姓婆罗门,但其父母却都是贫苦农民,尽管逐步成为农民中的“中产阶级”,却总是受到“贫困和野蛮盘剥”。后来,达哈尔随父母迁居奇特旺市。在这个尼泊尔各民族、各种姓混居的地区,少年达哈尔敏锐地观察到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尼泊尔的共产主义运动比中国晚31年,该国共产党1949年才成立。不过,达哈尔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尼泊尔的共产主义运动渐有起色之时,并深受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当年,一本红宝书《毛主席语录》不仅风靡国内,且传遍全球。当一本英文版《毛主席语录》与年仅十四五岁、还在上中学九年级的达哈尔联系起来时,谁也没想到,这竟催生了40年后的一颗“毛主义”政治明星。达哈尔后来对记者说:“在我的青年时代,这本语录可以说是我的精神动力,引导我在追求共产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达哈尔上中学时即接受了共产主义理念,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逐渐形成“只有暴力革命,才能改变尼泊尔固有权力结构”的想法。但1977年他从奇特旺农业学院毕业后,出于生计,不得不先在中学当了两年多老师,并攻读公共管理硕士。直到1979年,他才放弃教职参加社会运动,在加德满都成为一名职业社会活动者,成为尼泊尔共产党的全职干部,从事地下活动。
隐身化名山林闹革命
在多次政治斗争失败后,1996年2月,以达哈尔为首的尼共(毛主义)宣布开展“人民战争”,目标是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达哈尔等13人一起离开首都加德满都走进尼泊尔西部的深山密林,在一个小山城打响了人民战争的第一枪。
从此,达哈尔化名普拉昌达,意为“愤怒之火”。他飘忽不定,居无定所,并有5年时间秘密藏到印度指挥游击战。由于普拉昌达始终潜龙不见,尼泊尔传言满天飞,甚至说根本没有普拉昌达这个人,这是反政府武装“编造”出来迷惑政府军的。直到2006年春天,尼泊尔人对他还是只闻其名而从未见其容。
普拉昌达的游击生活以流动为特点,行踪隐秘,不停地转移。保护他的都是游击队精锐,足以应付至少1个营的敌人进攻。在发起武装斗争之初,普拉昌达根据毛泽东的教导,从战争中学会战争,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起义时只有两支来复枪,其中一支还不好使,但他们从敌人手中抢夺武器发展自己的军队。斗争开始阶段,游击队的通讯方式非常落后,送信都要靠步行,但在战争后期,条件逐渐得到改善,游击队也有了电话等先进的通讯设备。
普拉昌达领导的反政府士兵除吃饭和生活用品外,每人每月还有500尼币(9尼币约合1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但普拉昌达等领导人从来不领工资,他们身边有助理负责支付他们的日常开销,每月报销一次。
自从走进山林,普拉昌达就没有了个人财产。他与普通士兵的待遇一样,伙食也是农民常吃的豆子糙米饭。游击队的医药十分匮乏,领导人生病也只有请土医生来看。为隐瞒身份,普拉昌达常常不穿军装,而穿市场上随处都能买到的中国产T恤衫。就连价格仅两三百尼币的T恤衫,他也只有两三件。有时,他不得不长时间不洗澡。
与当年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战争一样,尼共(毛主义)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时也赢得广大贫苦人民的支持。他们的土改政策是彻底摧毁农村中存在的封建、半封建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实行耕者有其田,同时鼓励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生产。
很快,普拉昌达的游击队发展成为一支拥有5000多名正规军和1万名左右游击武装的力量。至与尼泊尔政府签订和平协议时,尼共(毛主义)已经拥有7个师、3.7万人,还有地方民兵武装数十万之众。他们把自己的首都定在西部的罗尔帕县,称之为“延安”。这再次证明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
在战争与和谈中让国王交权
2004年12月23日,普拉昌达指挥的武装宣布对加德满都实行“围城”。国王贾南德拉急命组建政府,并答应举行新一届议会大选;可是不久又宣布解散政府,将首相德乌帕再次解职,实行国家紧急状态,停止公民由宪法规定的民主权利如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和平集会、人身自由权等。在贾南德拉宣布紧急状态的当天,被捕或软禁者达千人之多,其中包括首相德乌帕、尼泊尔国民大会党和尼共(联合马列)的领导人。王室的支持者声称,毛泽东主义者叛乱一日不清除就不会有新的选举。
政府被解散后,普拉昌达即宣称:随着这次国王的“自我政变”,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点”,“独裁和共和的决战”时刻到了。普拉昌达抓住时机,派谈判小组与尼泊尔主要政党协商、加强合作以结束王室的暴政。
2006年4月,手中握有武装的尼共(毛主义)与“七党联盟”发起要求国王交权的抗议活动,迫使国王交权。随后,以柯伊拉腊为首相的“七党联盟”政府成立,并于11月与尼共(毛主义)签订全面和平协定。双方商定于2007年4月共同组建临时政府。
2006年11月12日,普拉昌达的人民解放军终于被政府认可,普拉昌达也从此脱下军装。2007年1月15日,尼泊尔议会颁布临时宪法,规定现议会解散,组建包含尼共(毛主义)的临时议会;全面剥夺国王的行政权力。
普拉昌达这时将核心党员大部分整编为“共产青年团”。“共产青年团”约有30万名成员,在全尼泊尔75个县展开活动。他们志愿为党工作,不领工资。在加德满都,这些志愿者清理垃圾,帮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在山区和农村,他们帮助村民们收割粮食,打水井,疏通沟渠,整修道路;在竞选中,尼共(毛主义)和“共产青年团”展开“门对门”活动,向老百姓讲解该党主张,争取支持。同时,在宾馆饭店、工厂公司、政府机构、银行商店,尼共(毛主义)都组建有自己的工会。
普拉昌达领导的尼共(毛主义)是所有政党中唯一没有私产的党,以前实行的是军事共产主义。他们没有钱做竞选广告,甚至连穿的西服都是自己缝制的。然而,尼共(毛主义)与“共产青年团”的服务行动深受百姓欢迎。多年来,不管是国王还是其他政党,从没派人跟穷人、妇女、贱民打交道,只有尼共(毛主义)的“共产青年团”做到了这一点。凭着广大百姓的支持,尼共(毛主义)在选举中大获全胜。
如果普拉昌达能顺利成为新政府总理,他除了制定新宪法,保证国家的独立、完整和长治久安外,还必须尽快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这方面,中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希望用10年的时间,将尼泊尔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目前的不到300美元提高到3000美元,成为南亚第一。”普拉昌达说。
萦怀既久的毛泽东情结
与当年蒋介石悬赏25万块银元要毛泽东的人头一样,尼泊尔首相曾开价500万卢比要普拉昌达的人头。然而,普拉昌达像毛泽东一样成功取得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尼泊尔毗邻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尽管尼共(毛主义)与中国政党没有任何联系,但普拉昌达以“毛主义”者自诩,锤子镰刀的竞选标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并排挂着的照片,充分说明普拉昌达就是尼泊尔的袖珍版毛泽东。
普拉昌达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有惊人的相似。普拉昌达认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要获得解放就必须武装斗争,这是在议会斗争道路走不通时的选择。普拉昌达设想他领导的党赢得选举并组织政府后,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进行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尤其要在南部德赖平原实施“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在对外经济方面,他将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但不排斥外资。他甚至在认真研究中国将铁路、高等级公路从拉萨、从喀什修到尼泊尔的可能性。
普拉昌达虽然不懂中文,但读过毛泽东所有著作的英文版,还研究过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胡锦涛主席报告的英文版。尼共(毛主义)其他领导人都熟读过马列、毛泽东的著作。为苦学英语,普拉昌达有段时间还请了英语教师。在生活中,他喜欢看一切跟中国有关的新闻和书籍,比如每天都看中央电视台的英语新闻,了解中国最新的发展状况。
普拉昌达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有深切的友好之情,首先是因为毛泽东。他说,毛泽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所有政党包括其他共产党最根本的地方。他认为中国是尼泊尔人民非常亲密可靠的朋友。2007年,他让儿子普拉卡什到中国北京、上海等地参观,还专程到毛泽东的故乡湖南韶山。普拉昌达希望,将来自己有机会到中国看看,与中国同志讨论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发展问题。他强调,自己想正式访问的第一个国家是中国。
外表上,普拉昌达与毛泽东也有几分相似,他被尼泊尔民众称为“最性感的男子”,身材魁梧,方面大耳。他的工作作风也与毛泽东当年进城时相似,办公室里挤满贫苦百姓的代表,多数时间都有数十人在他身边忙碌。
无论条件艰苦还是后来好转,无论是在山中打游击还是进城,普拉昌达的妻子一直与之相伴。普拉昌达的妻子从不参加任何公众活动,是位极其平凡的尼泊尔女性,沉默寡言。他们的两女一儿也都在反政府武装中任全职。小儿子普拉卡什是一个羞涩的年轻人,现在被任命为父亲的特别助手,帮助处理电子邮件和起草讲话稿。两个女儿则在做党的基层工作,其中一个是尼共(毛主义)加德满都党委负责人,最近还被推举为制宪会议代表。当然,他们都是“毛主义”的信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