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西尔·阿拉法特(1929-2004),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勒斯坦骄子,从小就是孩子王,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1989年,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199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2004年11月11日11时58分,阿拉法特在..
亚西尔·阿拉法特(1929-2004),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勒斯坦骄子,从小就是孩子王,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1989年,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199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2004年11月11日11时58分,阿拉法特在巴黎逝世。2012年7月,瑞士一家研究机构称在阿拉法特的遗物中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的痕迹。2012年11月12日巴勒斯坦消息人士透露,巴勒斯坦方面已开始为阿拉法特的开棺验尸做准备工作,预计将于15号开始,进行棺木的人力挖墓。
亚西尔·阿拉法特[1](Yasser Arafat,1929.8—2004.11),全名: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古德瓦·侯赛尼。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勒斯坦骄子,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
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起者,一位出色的民族领袖,也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正是在他的带领之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斗争成为国际政治中的倍受关注的重大事件之一。为了表彰阿拉法特为和平做出的贡献,199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博瓦尼和平奖”。1994年,他与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外长佩雷斯共同获得该年的诺贝尔和平奖。2004年11月11日11时58分,阿拉法特在巴黎逝世。
生平经历
阿拉法特1929年8月出生,是一位逊尼派穆斯林。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年仅19岁的阿拉法特开始投身于抗击以色列的斗争。1950年,进入开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52年,当选为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1959年,他在科威特秘密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1964年,组建“法塔赫”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拉法特一直流亡海外。
1969年2月,阿拉法特开始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并从1971年起兼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次年4月2日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总统。从此,阿拉法特作为巴勒斯坦民族的象征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1991年中东和平进程开始,阿拉法特领导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同以色列进行了艰难的谈判。1993年9月,巴以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从而拉开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帷幕。199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1994年5月,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地区开始实行自治。7月,阿拉法特结束27年的流亡生活,回加沙定居。1996年1月,巴勒斯坦举行历史上首次大选,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自治政府)主席。
阿拉法特命运多舛,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他曾遭遇以色列特工多次暗杀及其他险情,但每次都化险为夷。自2000年9月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以来,以色列一再指责阿拉法特是恐怖主义的“幕后主使”。因此,从2001年底开始,阿拉法特一直被以色列“软禁”在拉姆安拉的官邸内,人身安全一度受到严重威胁。美国政府也对巴民族权力机构施加了极大的压力。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表示“巴勒斯坦必须更换领导层”,这使阿拉法特的处境更为艰难。
为了推动巴以和谈,巴民族权力机构2003年3月进行改革,设立了总理职位。然而,随着巴以冲突再度紧张,以色列再次把责任归咎于阿拉法特。9月11日,以安全内阁以阿拉法特是“和平绊脚石”为由,决定“原则上”将阿拉法特驱逐出巴勒斯坦。以政府官员甚至声称,杀死阿拉法特也是一种选择方案。
2004年以来,以色列政府不断向阿拉法特发出威胁。继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及兰提西被“定点清除”后,以高级官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阿拉法特可能成为以下一个袭击的目标。沙龙也多次宣称不再遵守与美国商定的不伤害阿拉法特的承诺。9月22日,沙龙表示将在适当时机用对付亚辛和兰提西的手法对付阿拉法特。面对以色列的威胁,阿拉法特表示:“没有人可以把我赶走。”
由于遭受以色列的长期“软禁”,阿拉法特的身体每况愈下,2004年10月27日,其健康状况出现恶化。在以色列方面的允许下,阿拉法特29日取道约旦前往巴黎就医。
和平是阿拉法特一生的追求。阿拉法特曾有一句名言:“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为了巴勒斯坦民族的解放事业,直到1991年秋,年已62岁的阿拉法特才与比自己年轻34岁的苏哈小姐结为伉俪。膝下有一个女儿。
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因病逝世,享年75岁 。
有人总结他的一生:
故乡去已久,光复何茫茫。
酣战趋前线,求援向友邦。
一厢持橄榄,一手挽钢枪。
心照黎民苦,身悲百姓伤。
旦夕遭不测,千载永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