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孩考上了成都一所重点大学,而他的父亲虽然有钱,但却拒绝让女儿上大学,两人对“上大学值不值得”这一话题产生分歧,如何衡量上大学值不值这个问题,这笔帐该如何计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以什么来衡量。
上大学值不值背后的社会迷路
父亲为何反对女儿去上大学,女儿为什么偏偏不顾父亲的反对执意上学呢?这主要是父女俩对读大学的回报意图不一而产生的。玲玲认为,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而父亲算的是读大学四年的付出不能与回报成正比,毕业还面临找不到好工作的现实原因,可以看的出,父亲算的是经济帐,而女儿算的是对自己能有提高这笔帐。
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高考人数已连续5年下降,2009年至2012年,全国共有300万高中生放弃高考,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今年中国有699万名大学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增长3%,就业岗位却减少了15%。所以,大学生就业难不仅让高考失色,也让“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
用农民最朴实的一句话说就是:“上学有啥用呀”。这话问得社会沉默不语,更让许多人涕泪涟涟。一方面是大学的高收费,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后生计依然是问题。两道沟壑让上大学变得沉重,无与伦比的沉重。一位社会底层的父亲这样算账:四年大学需要付出五万元,毕业后还找不到工作;如果不上大学,打工四年最少赚取四万元,一反一正四年损失九万元。简单明了的账目是,上大学还不如不上。上大学成了一个很大的冒险,尽管可能学到不少在今后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尽管不上大学有些可惜,可是在现实面前,父母们真的很难以决定。
很显然,一个系统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非一朝一夕,但解决又是必需的,不然将会有更多的“读书无用论”悄然兴起。
|